眼睛有分泌物(眼屎)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,但若是眼睛一直有分泌物的話,那你可就要注意了!如果眼睛突然出現分泌物量增多,或分泌物的顏色、質地改變,那就可能是潛在的健康問題信號。提早了解眼睛分泌物的異常變化及如何處理,不僅有助於儘早發現眼部疾病,還能有效減少因延誤治療帶來的風險。現在,就讓我們來看看當眼睛分泌物量突然增加時該如正確應對吧!

眼睛一直有分泌物,4大產生因素看這邊!
所謂的「眼睛分泌物」,通常是指「眼屎」,其主要成分組成如下:
淚液,維持水潤
淚液可幫助保持眼睛濕潤與清除異物,並具有抗菌的作用。其主要是由水、鹽分、脂肪和一些蛋白質組成。眼瞼油脂,保護淚液
是由眼瞼邊緣的油脂腺中所分泌的油脂,混合到淚液中形成淚膜,以防止淚液蒸發。脫落細胞,形成分泌物
眼睛表面和眼瞼的細胞會自然脫落,而這些脫落的細胞可能會混入淚液和油脂中,形成眼睛分泌物。細菌和微生物,混雜其中
眼睛表面通常有一些細菌和微生物,特別是在感染或炎症時,細菌及其代謝產物也可能跟著混入眼睛分泌物中。
雖說眼睛分泌物的產生,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。但若在早晨醒來時,突然發現眼睛分泌物量竟然比平常多很多,或是顏色及質地異於平時,那就需要特別小心注意,因為有可能是身體正在跟你發出求救訊號喔!
眼睛一直有分泌物,有可能是疾病前兆嗎?
當眼睛分泌物量有明顯增加時,可能就反應出眼部或全身健康狀況的變化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眼部疾病及其症狀介紹:
結膜炎(俗稱紅眼症)
結膜炎,是由細菌、病毒或過敏引起的結膜發炎。其中,最常見的症狀是眼睛充血、灼熱感、流淚及大量分泌物。當分泌物的顏色呈現黃色或綠色時,尤其是患有細菌性結膜炎時,早晨醒來時更容易因分泌物凝結而無法睜開眼睛。麥粒腫(針眼)
麥粒腫,是眼瞼皮脂腺或毛囊感染所引起的小膿腫,常伴隨紅腫、疼痛和眼部不適感。可能會導致眼部分泌物增多,尤其在患處破裂時會釋放出膿液。若發現麥粒腫時,應避免自行擠壓,以免加重感染。乾眼症
乾眼症,是淚液生成不足或過快蒸發導致的眼部乾燥,常引起眼睛灼熱、發癢、視力模糊及黏稠的分泌物。乾眼症患者,常見於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、年長者或某些藥物使用者,若長期未處理,乾眼症是有可能會損傷角膜導致視力受損。角膜潰瘍
角膜潰瘍,是角膜組織的嚴重感染或損傷,可能由細菌、病毒或真菌感染所引起。常見於佩戴隱形眼鏡者或曾有眼部外傷的人群,症狀包括:劇烈疼痛、視力模糊、眼睛紅腫及大量膿性分泌物,角膜潰瘍是需立即治療,否則有失明風險。淚囊炎
淚囊炎,是淚囊受細菌感染導致的炎症,通常會伴隨眼角的紅腫、疼痛及膿性分泌物。患者可能會感到眼角有異物感或輕微壓痛,若不治療是有可能會感染可能擴散至周圍組織,需即時接受抗生素治療。
眼睛一直有分泌物時該如何處理?
如果有發現眼睛一直有分泌物,且分泌物的量還突然增加或顏色發生改變,就應依照以下步驟處理,以保護眼部健康:
STEP1. 保持眼睛清潔
可使用無菌棉球或清潔棉片,輕輕擦拭眼睛周圍的分泌物,切勿用手直接接觸眼睛,以避免細菌感染。且清潔時應使用生理食鹽水或醫生建議的眼部清潔液,要避免使用自來水,以免引起不當感染。STEP2. 避免佩戴隱形眼鏡
若有佩戴隱形眼鏡的習慣,當眼睛出現異常分泌物時,就應立即停止使用隱形眼鏡,並更換新的眼鏡或讓休息眼睛。因為隱形眼鏡也可能是感染源,應定期消毒並更換。STEP3. 勿自行使用眼藥水
眼睛不適時,許多人會自行使用眼藥水。然而,並非所有眼藥水都適合處理眼睛分泌物的問題。若是使用不當是可能加重眼睛的病情,甚至導致藥物性結膜炎。應避免自行使用藥物,並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。STEP4. 儘早就醫檢查
若眼睛分泌物異常持續數日,並伴隨其他不適症,例如:視力模糊、疼痛或腫脹,就應儘早就醫。眼科醫師可以透過詳細檢查,找出問題的根源並給予適當的治療;若有延誤治療的話,就可能會使輕微的問題轉變為嚴重的眼部疾病。STEP5. 觀察其他症狀
除了分泌物外,您還應該觀察是否有其他症狀,例如:眼睛紅腫、視力模糊或眼睛疼痛等。這些徵兆都將有助於醫生快速確定病因並進行對症治療。
不想眼睛一直有分泌物,那平日養護就要注意!
想要預防眼睛疾病的發生,以及分泌物異常出現,那就應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眼部保養:
避免過度 用眼 |
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、手機或閱讀時,應定時休息眼睛,避免眼睛過度疲勞 |
建議每隔20分鐘,遠眺20公尺以放鬆眼睛,減少乾眼症的發生 | |
保持良好 衛生習慣 |
勤洗手,避免用手揉眼睛,尤其在公共場所或與他人接觸後,這有助於減少病菌進入眼睛的風險 |
隱形眼鏡使用者應定期清潔並更換鏡片盒,以確保衛生 | |
飲食均衡 | 維生素A、C、E及Omega-3脂肪酸等營養素對眼睛健康至關重要 |
應攝取富含這些營養素的食物,如胡蘿蔔、菠菜、魚類及堅果,這將有助於強化眼睛的防禦能力 |
眼睛一直有分泌物量,或是突然增加分泌量都有可能是多種疾病的前兆,例如:結膜炎、麥粒腫、乾眼症等。同時,保持眼部清潔、適度休息及均衡飲食,是維護眼睛健康的重要步驟。最後,要記得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很重要,千萬不可忽視眼睛發出的任何警告信號。想知道更多護眼技巧?那就快到眼睛保健看看吧!